北方的冬天气候寒冷干燥,不少买家都有过如此的历程,第一年购买的家具,第二年或许会出现裂痕。的确,极低的气温,干燥的天气,加上暖气烘烤,对于家具来讲是不小的考验。家具也需要呵护,冬天应该怎么样保养家具呢?
1、湿度是保养的重点
冬天供暖温度一般在18摄氏度,室内暖气的“烘烤”,家具比较容易出现裂缝和局部褪色,所以,湿度是家具保养的重点。
使用地热供暖的实木地板经过一年的用法后,不少地方都出现了裂缝现象。这是由于实木地板尽管经过了干燥处置,内部还是存有肯定的水分。长期处于干热的室内环境中,木地板和木制家具会彻底失水,致使缩短变形,出现裂缝。
冬天室内加湿应该注意适度。木材特有些吸湿性比较容易随环境而变化,所以要均匀加湿,尽可能把加湿器放在通风、光照适中的地方,千万不可以挨近家具,不然木材吸湿膨胀,来年第三干燥,家具就会开裂、霉烂。在冬天的供暖期用加湿器,房间湿度控制在40%至60%比较适合。
在室内养鱼或者种植花草,也可以在一定量上调节室内的空气湿度。
2、清洗要学会好方法
对于家具尤其是木制家具而言,灰尘是第一杀手。一般用红木、柚木、橡木、胡桃木等制作的高端原木家具都有精美的雕花装饰,假如不可以按期清洗,缝隙中不但容易积灰,影响美观,还会加快家具的老化速度。
因为冬天气候干燥,木材愈加脆弱,加上空调或者暖气的“烘烤”,木材中的水分大量散失,质地会变得疏松,平常坚固的地板或家具非常可能在清洗时被随便划伤。
所以,在打扫卫生时,尽可能不要用尖利的清洗工具触及木材表面,平时也应该注意不要让坚硬的金属制品或其他利器直接碰撞家具,以保护其表面不出现硬伤。
在擦拭家具时,不可以简单地用湿抹布擦拭了事,而应该使用专业的家具护理精油,如此在家具表面形成一层油膜,“锁住”木材中的水分,预防木材干分裂转变形,同时还可以滋养家具,延长家具的用法寿命。
当含有油、碱、酸成分的液体侵蚀家具表面时,要尽快处置,可以用柔软的抹布蘸稀释的肥皂水或洗发露进行擦拭,不适合用腐蚀性较强的化学光亮剂,以免漆膜受损。
3、尽可能降低开窗时间
不少采暖条件较好的小区用户因为室内温度过高,天天都会长期通风。有的读者错误地觉得,如此开窗通风可以使室内温度降低,木制家具的裂缝现象也会自然减弱。
其实,空气温度越高,饱和状况含水越多,也就是说,冬天的屋内湿度相对室外反而要高中一年级些。有关专家表示,家具裂缝的真的缘由来自湿度,而非温度,冬天开窗通风,只能使外面的冷空气进去,让室内变得更干燥。所以,在冬天应降低开窗通风的时间和次数,维持室内的适合湿度才是木制家具的保养之道。
基于同样的考虑,冬天家具在室内摆设的地方要离得远远的门口、窗口等空气流动较强的地方,更不要放在可以被阳光直接照射的地方,如此会使家具表面漆膜的老化速度加快,发生龟裂、掉色。也不要把家具放在距离暖气和空调出风口太近的地方,长期的高温会使木制家具的表面发生局部干裂、翘曲变形。
4、防止家具表面烫伤
在寒冷的冬天,不少人都爱在家吃火锅或者汤类的食物,切记要在盛菜的器皿和家具表面放置一个隔热垫。不论是仿实木的板式家具还是油漆表面的实木家具,这种“烫伤”都是非常难修复的,特别值得注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