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Part1:充足光线打造明亮感
老人一般较敏锐,心理承受力差,容易产生孤独感和被抛弃的消极心理,在灰暗的房间待久了,这种感觉会愈加强烈。因此老人的居室采光非常重要,假如条件不允许则应限度地借助自然光,譬如将窗户扩大或多开几扇窗,如此可增加室内的空间感,老人的心情也会随之变得更明亮和积极。

假如自然光源有限,可增加室内光源加以调节,建议使用高效能的暖色调灯具,防止筒灯、射灯等直接刺激视网膜的灯。灯具形状应使用简洁的几何形,便捷老人清洗。

Part2:起居室多留白, 提供充足活动空间
依据调查,进入老年后,家成为老人的主要活动空间,大多数活动都是在家里完成的,家的功能性和社交性用途增加了,相应地也就需要更多的空间。因此,在承担较多社交功能的起居室里,应该注意留白,为起居室提供足够的通道空间和旋转活动空间。

地面材料应注意防滑,以木质或塑胶材料为佳。图案上应尽可能简单,有强烈凹凸花纹的地面材料总是会令老人产生视错觉,衍生不安定感。调整家具摆放方位,尽可能靠墙摆设,如此可以留出大片集中的空白空间,便捷老人行走。

Part3:进门处留出一个大玄关
为了日后可能出现的状况考虑(老人将来大概需要轮椅辅助行动),居住的房屋应在进门处保留足够的空间,玄关要大,即便坐轮椅也能自由地四面转动。并且玄关处要维持平坦,不要设台阶、门槛等有高度差的东西,防止老人摔倒。不要在玄关放置脚垫,老人或许会被绊倒。

玄关处可以设置一些实用家具,如鞋柜,以85厘米左右为宜,老人恰好可以扶着换鞋。玄关处的座椅也必不可少,应防止老人下蹲和低头的机会。墙面不要选择过于粗糙或坚硬的材料,防止对老人身体的磕碰。

Part4:厨房设计以开敞式为佳
虽然中式菜肴油烟重的特征致使厨房多是封闭式的,但对老人来讲,通透尤为重要。通透的厨房光线充足,能给老人带来一个好心情;也能加大家庭成员间的交流,即便在做饭时也能互相看到和互相交流。但这种开敞式并不意味着必须要取消门与墙面,可以使用玻璃幕墙或玻璃推拉门的方法打造通透感。

橱柜设计时应注意操作台的连续性,便捷老人操作。高度应考虑老人的身高特征,台面高度一般为75至80厘米;若考虑坐轮椅者的用法,则台面不适合高于75厘米。在选择灶具时应使用定时自动关闭和带有报警装置的炉灶,或没明火不容易烫伤的电磁炉。

Part5:厕所应做到干湿离别
厕所是安全隐患的地方,老人滑倒或摔跤的意料之外事件多发生在这里。因此,在厕所里第一要做到干湿离别,尽可能维持干燥。第二是取消浴缸,老人洗浴宜使用淋浴的方法。第三是必须要在淋浴区放置防滑地垫。

考虑到老人不可以站立太长期,浴室内应设置供老人淋浴用的淋浴凳和换衣用的椅子。无论是淋浴区还是马桶周围都要设置扶手。保证老人站起的便捷和安全。厕所应使用坐式马桶,马桶与墙面的距离应不少于45厘米。

Part6:卧室与厕所相对, 不要太远
老人有起夜的习惯,将卧室与厕所设计成相对的地方,从一个门直接走到另一个。如没办法如此,应从卧室通往厕所的路上设置连续的扶手,保证安全。床应紧贴墙壁,如此上下床会愈加便捷。在床垫旁设置低矮的护栏能保护老人翻身时的安全。卧室可设低照度长明灯,但应防止光线直射躺下后老人的眼部。